10月28日,华中科技大学第十五届企业家论坛在扬州召开,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轩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。演讲中,吴轩介绍了新能源电池30年的商业化应用与发展史,分析了新能源电池封装结构和装备的发展变迁,以及其对全球新能源电池产业格局的影响,并探讨了我国锂电产业链要实现全球化突破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。
吴轩介绍,逸飞激光以“致力激光创新拓展,笃行装备智能升级”为使命,专注“激光+智能装备”相结合的智造领域,持续创新,助力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。纵观锂电池产业发展历史,结构、工艺、装备和材料技术等的协同创新,叠加应用升级,驱动了一轮轮电池产业发展。自2020年来备受关注的大圆柱全极耳电池,突破了圆柱电池大型化的瓶颈,具备优异的性能,其量产应用或将引领新一轮产业升级。传统圆柱电池无法做大的瓶颈在于单、双或多极耳结构过电流面积小且内阻大。逸飞激光基于对激光技术和电池工艺的理解,在2010年创新性地提出全极耳的想法,把正负极、铜箔、铝箔、集流体和正负极极柱通过集流盘激光连接,实现由“线链接”向“面链接”的突破,实现集流体端面全面积过电流,电池的直径、高度、容量、倍率都大幅提升,同时工艺简化更便于进行大规模的标准化制造。
2020年9月22日,特斯拉发布了无极耳技术及4680电池。4680全极耳电池相比于21700,单体容量提高5倍,功率提高6倍,整车续航里程增加16%。随后,全球众多新能源汽车、电池龙头快速宣布采纳并推动这一技术路径发展,并迅速成为具有全球共识的新兴技术路径,有望成为新一轮全球化产业升级的关键,同样也可能是决定未来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。
“我们始终坚持‘激光技术+智能装备技术+工艺应用’三维一体的滚动创新系统,实现了从激光器、激光单机、自动工作站、自动产线到智能产线的研发突破与产品升级。”据吴轩介绍,逸飞激光深耕行业十多年,入选了中国科协“科创中国”先导技术榜,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“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”名单,助力了新能源电池创新升级与产业发展。
他强调:“未来电池一定是向标准化、规模化、大批量制造发展的,标准化的电池可以适应多种终端应用,柔性化成组,满足多元化需求。放眼全球,中国电池产业要持续保持优势,要实现全球化突破,除了面对海外布局的本地化挑战,产品标准化也非常关键。”
本文源自:金融界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,具有安全、智慧、便...
在今日召开的2022年度海南辖区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上,海航控股回...
,据路透社报道,以色列人工智能公司WatchfulTechnol...
,LG在今年4月份推出了42英寸C3OLED游戏电视,首发到手价...
汉DM-i冠军版也好,汉DM-p战神版也罢,都将领衔中国品牌完成...
5月21日,“一汽丰田智能电混技术发布暨新卡罗拉上市发布会”在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