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top

经济学家朱民谈比亚迪:中国制造业崛起的骄傲与展望

发布时间:2025-04-16 10:44   内容来源:中国广告网   阅读量:13155   会员投稿

经济学家朱民评比亚迪:中国制造业崛起之星的辉煌与未来展望

在 3 月 30 日央视《面对面》节目中,著名经济学家、清华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探讨中国制造业发展时,情绪激动,数度哽咽。提及参观比亚迪工厂的经历,他难掩内心的激动,直言 “这是一代人的骄傲”。他对中国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深刻剖析,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共鸣。

中国制造业:从追赶走向超越

朱民在访谈中指出,中国制造业的华丽蜕变,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厚积薄发的必然成果。改革开放的前 20 年,中国制造业凭借 “价格低廉” 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;之后的 20 年,又以 “物美价廉” 赢得了更多市场份额;而展望未来 20 年,中国制造业将依靠 “价格亲民、品质卓越、科技含量高” 的优势,重塑全球产业格局。他以比亚迪为例,强调这一转变的背后,是技术突破与工程师文化的深度融合,彰显出中国的工程师精神。

比亚迪的崛起便是有力例证。从早期从事代工生产,到自主研发出刀片电池、云辇、易四方、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等突破性技术,再到 2024 年以 427 万辆的销量跻身全球汽车品牌前五,比亚迪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成效显著。朱民特别提到,比亚迪电动车在欧洲的售价是国内的两倍,却依然凭借技术优势和过硬的产品力,击败大众等传统汽车巨头,充分展示了中国制造从 “成本竞争” 向 “技术溢价” 的巨大飞跃。

工程师精神构筑核心竞争力

“中国最大的资源就是几千万工程师。中国工程师太厉害了,非常了不起!” 朱民谈及比亚迪时感慨万分。他认为,中国制造业的崛起离不开工程师群体的智慧与坚守。实验室里上千次的反复试验、生产线上对毫米级精度的严苛打磨、技术团队将 “不可能” 变为 “可能” 的执着追求,共同铸就了中国制造的坚实壁垒。

这种精神在比亚迪体现得淋漓尽致。2024 年,比亚迪的研发投入高达 542 亿元,累计投入超过 1800 亿元,研发人员规模在全球车企中位居榜首。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模式,正是中国制造业迈向 “高质量发展” 的有力证明。

朱民的泪水,饱含着对中国制造业艰难发展历程的深切感怀,更彰显出他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。当前,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超 30%,工程师规模达数千万,技术储备和产业链优势愈发突出。比亚迪的三十年发展历程,正是这段历史的生动写照。其垂直整合模式以及凭借技术创新推动全球化布局的发展思路,为行业提供了中国 “智造” 的全新方案。比亚迪的崛起,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,更是中国制造业整体向上发展的缩影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热门图文